仪表阀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仪表阀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机械网-平切口连杆的工艺工装设计(含CAD零件图装配图,工序卡,工艺卡)--机械机电

发布时间:2021-10-21 01:36:23 阅读: 来源:仪表阀厂家

平切口连杆的工艺工装设计(含CAD零件图装配图,工序卡,工艺卡)(任务书,论文说明书20000字白癜风饮食需要补铜吗,CAD图纸6张,工序卡,工艺卡)

摘要

本文主要研究了连杆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。具体内容包括:工艺分析、工艺规程设计,工序卡,工艺进程卡的制作,连杆零件图、毛坯图、装配图和夹具装配图。本论文通过装备选型、刀具选用,并结合工艺学方面的有关知识,对连杆加工工艺进行了详细论述,并设计了1套半精铣两端面夹具。

关键字:连杆工艺设计夹具

ABSTRACT

Thepapermainlydiscussestheprocessingtechniquesofconnectingrodanditsjigdesign.Itscontentincludestechniquesanalysis,technologicalprocessdesign癫痫病的早期症状表现图,workingprocedurecard,technologicalprocesscardmanufacture,connectingroddetaildrawing,semi-finishedmaterialschart,assemblydrawingandjigassemblydrawing.Aftermakingadeepinvestigationontheequipmentmodel,thecuttingtoolselectionandcombiningbasetheoryofthetechniques,thethesiselaboratestheconnectingrodcraft,anddesignsasetofhalffinemillingdouble-faced-surfacejigs.

Keywords:Connectingrod,processingTechniques,Jig

该方案是平切口连杆的工艺工装设计,连杆是内燃机重要运动部件之1,它把活塞与曲轴连接起来,使活塞的往复运动(小头)边为曲轴的回转运动(大头),杆身作复合平面运动,轨迹为椭圆。工作时连杆承受大小、方向为周期性变化的动载荷。在做功进程,燃气压力在连杆轴线上的分力产生紧缩应力;燃气压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引发纵向曲折应力;摆动时的横向惯性力造成横向曲折应力。而且,交变应力值在很宽的范围内急剧变化,曲折应力引发曲折变形,致使产生疲劳破坏。

连杆由连杆体和连杆盖两部份组成。杆身多为工字形断面,大头孔用连杆螺栓和螺母与曲轴轴颈装配在1起,孔内装有薄壁轴瓦。钢质瓦背内表面浇有1层耐磨合金;打头接合面多为平切口,为便于从汽缸中装卸,大头结合面也有做成斜切口的。定位方式有销钉定位、套筒定位、齿形定位和凸肩定位。小头孔内压入青铜衬套,用以补偿磨损,便于更换。小头、大头与杆身采取圆弧过渡,逐步变化,以取得足够的强度和刚度。

工序方案流程:

1铣粗铣两平面至(两平面对杆部对称度<0.03)

2钻钻小头孔至38,小头孔至50

3镗粗镗孔至65(大头)

4镗粗镗大孔至

5车车大头孔至70H7成,到角

6镗粗镗小头孔至

7镗镗小头孔至45,中心距至279

8镗镗小头孔至46H7成

9磨磨两平面至40,对杆部对称度<0.3,平面度<0.03

10钳去毛刺,打字(杆盖打上相同编号)

11铣铣破

12铣粗铣杆、盖配合面

13铣精铣杆、盖配合面

14铣铣盖顶面,保持尺寸68

15磨磨杆盖配合面成

16钻钻、扩、铰孔2⑴5H8

17磨磨杆钉孔面成

18磨磨盖钉孔面成

19钻到角(钉孔)两个1×45°成

20磨精磨40C8两平面成

21钳小头孔压装铜套

22镗镗小头孔至46F8成

23钻铰孔12H7成

24钻(1)大头油孔2⑺成,到角

(2)小头油孔2⑸成,到角

25钳称重(2.85)kg

26铣超重铣杆部均匀到要求

27钳去毛刺清洗目录

第1章零件的分析1

1连杆的工作条件1

1.1运动1

2连杆的结构特点1

3连杆的材料与毛坯1

4连杆的工艺性分析2

4.1连杆的工艺特点2

4.2基准的选择2

4.3连杆的加工进程可分为3个阶段:3

第2章工序方案的肯定4

方案14

方案25

分析6

第3章毛坯尺寸的肯定8

1、机械加工余量的分析8

2、工序余量的肯定8

第4章各工序参数的肯定9

第5章夹具设计32

1问题的提出32

2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32

3定位误差分析33

4夹具操作的扼要说明34

总结35

参考书目36

致谢3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