机械-“去印刷化”之风不可长 坚持印刷主业是真理
【中国包装网讯】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,雅昌企业(团体)董事长万捷近日谈了1个观点越不像印刷公司的公司才是最优秀的印刷公司。基于万捷及雅昌的影响力,我们对此话的解读,切勿堕入片面化,勿以为万捷宣扬印刷业放弃主业。
实际上对雅昌有所了解的人,都知道,雅昌团体表面上文化创意特点明显,但它的销售收入绝大多数仍然来自于印刷主业。它所谓的转型升级,不过就是产品多元化的1种尝试,但本行其实不是丢掉。雅昌做艺术网, 做数据库,做艺术指数排名,实际上更多是想吸引艺术家们到雅昌做印刷,换言之是通过种种增值服务,让艺术家1旦有印刷需求时,离不开雅昌。这是它的高明的地方,但要说雅昌成了文化创意企业,夸大其词,试问强拆应该怎样赔偿,雅昌的非印刷领域的文化创意产品、网络信息服务等收入全部加起来,超过了印刷收入吗?
联想近日,1些印刷企业或团体纷纭改名为文化团体。更象是赶时髦。印刷就是印刷,3百610行,行行出状元严禁强拆的原因有哪些。行行均有其独特性和魅力。有写书的,有说书的,有唱书的,也有印书的,组成了1个产业链拆迁赔偿不满意会强拆吗。如果印书的,个个都跑去想当写书的、说书的、唱书的。那谁来印书呢?没有了印书的,那写书的那个人,累死,也只能孤芳自赏。说书的更是手中无墨。
所谓的转型升级其实不是转掉主业,突出主业是恒久不变的真理。这是万变中的不变。转型升级是指通过网络技术、通过文化创意,通过服务等方式在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,提升企业的效率,增加企业的增值服务。但万变不离其宗,你仍然是印刷人。
有人说,印刷人没有文化人有层次,那是鬼话,印刷人就是文化人。你自己不自信,又怎能苛求他人尊重你呢?有的人以为披上了文化的外衣,就会摇身1变,乌鸦变凤凰了。但是,我们别忘了,在文化创意的领域里,依然是拼杀得死去活来的,更何况,你真有什么资本和能力去和人家拼杀,那就真得视察视察了!而且,如果所有的企业都奔向文化创意产业,那该产业也将会迅速缩水,分给你的蛋糕会很小很小。